当前位置: 首页 > 局长推荐 > 从学习型小组到管理型小组 ——学习灵石经验 反思小组建设

从学习型小组到管理型小组 ——学习灵石经验 反思小组建设

2016年03月24日 16:41:30 访问量:866

从学习型小组到管理型小组

            ——学习灵石经验  反思小组建设   梁杰

 

小组建设是课改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小组如何建设,才能既保持活力,又产生效益,这是课改中的难题,也是各课改学校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

我校小组建设作为课改专门课题,已经研究了三个学期,成功的经验不多,失败的教训不少。返回头来看,借鉴模仿的多,内化生成的少,一直无法形成适合自身的路子。年前参加全省初中课改校联盟年会,听了左权宏远学校、灵石二中、阳泉十二中等优秀课改学校的经验介绍,这次再去灵石二中现场观摩学习,大受启发。

小组建设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行政型小组——学习型小组——自我管理型小组。

行政小组最简单,班主任按学生成绩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编了号,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就成型了。仅止于此,划分的学习小组如何良性运作,怎样促进组内各成员共同发展?这些问题并未解决,只作了一个形式上的围坐,这是浅层次、最没价值的、也不能成为学习小组的小组。课改初期,对学习小组的理解往往也是仅止于此。结果是老师们发现这样不但不起任何作用,反而给学生课上谈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提供了方便,学生课上注意力分散,课堂乱的一团糟,还不如不围。

学习型小组,则是在行政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小组捆绑评价机制,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对各小组每名学生的学习行为用分数予以量化,每名成员的得分相加,就是小组的得分,按周或月结算评价。这一机制下,组内各成员学习行为及学习成绩一荣俱荣,一耻全耻。组内各成员在小组长的管理下,互帮互助,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这个时期,积分评价是促进小组建设的唯一手段,所获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时间长了,出问题了,一是学生对小组的量化积分不在乎了,新鲜期过去了,这一堆分数给他带不来什么实际的好处;二是繁琐的评价方式需要费好多时间,反反复复做重复的事老师也失去耐心,不认真坚持了。这个时候,捆绑式评价很容易流于形式。

自我管理型小组,是在捆绑式评价小组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学生自我管理的小组模式。特点是突出“自管”——学生管理学生,每名学生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有别于历来强调的“他管”——老师管理学生,教师由传统的实施管理主体,转换为学生自我管理的指导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在这一理念下,管理的内容从单纯的学生学习行为,扩大到学生的日常行为。

如何实现组内成员自我管理?

首先,这和传统的管理理念不同,学校和班主任不可全部替代,学校要出台相关的管理配套制度,班主任需要做的更多的是指导、引导和监管、评价。

其次,学生的自我管理分三个层次,一是他管,二是自管,三是互管。他管来自组内其他成员(如小组长),自管即自己管理自己,互管是互相监督。比如,小组内部可在班主任倡议或帮助下,讨论出台小组《卫生公约》,在个人卫生、小组值日卫生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实施过程中,小组长是管理者,组员自我约束,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班主任还应指导小组长做好周考评或月考评,并一定时期内小组各成员的执行力予以监督,直至能够正常运作,这样自我管理的机制初步形成

第三,小组文化建设应是推进的有力手段。什么是文化?文化实际上无所不在:站队小个在前大个在后,就是文化。文化的形成有制度、公约、倡议、要求、约定俗成等的影子,文化成为文化的标志,就是一个团队中各成员之间,某种行为潜意识中的统一。我们传统的班级中,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课 ,每天值日生都打扫卫生,回答问题要起立,上课打瞌睡都认为不正确……这些都是文化。不同的班级形成不同的班风,班风的形成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班风就是班级文化的外现。把班级建设的经验借鉴到小组建设上就行了,优秀的班主任都是行家里手,做起来难度并非很大,也并不是无章可循,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小组文化如何形成?靠学生的习惯养成。随地乱扔垃圾是习惯,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也是习惯,管理的目地,就是矫正学生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建设自我管理型小组,一定要从管理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日常行为习惯入手,所谓“细微处着手”。习惯是文化的土壤,文化播种在良好的土壤上,一旦发芽,必产生强大的充满正能量的活力。看灵石二中,学生上操、上自习课、课前、课后并没有多少管理人员盯着,但学生都很有秩序,什么在起作用,表面看是好习惯,实则是文化。文化很抽象,但处处能看见。

这次灵石之行,正值我校在小组建设经历彷徨、反思,作出调整之际。灵石的成功经验,再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学习回来,学校负责小组建设的领导招集了部分班主任,组织了一个气氛热烈的研讨会,会上大家对以往工作作了回顾反思,总结了不足和失误,对学期初拟定的本学期小组建设的新一轮工作计划,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并做了修改,大家再次鼓足了干劲,期待有所突破。

在小组建设的探索之路上,砂河二中作了不懈而积极的努力,小组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孤独中,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或许更多的是教训和失败,但二中人都相信成功不会从天而降,没有付出哪来收获?我们不奢望鲜花和掌声,只愿做繁峙课改成功通途上默默的铺路石。

 

 

 

 

编辑:高兰柱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繁峙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繁峙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