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局长推荐 > 李希贵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程改革

李希贵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程改革

2015年11月11日 10:57:05 访问量:421
    各位校长,能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我感觉非常高兴和不安。高兴因为我原来做了17年校长,今天给我交流的机会。不安是我离开了几年教育系统,却来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程改革。
    第一,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我们过去往往在研究到底给学生多少时间,我觉得80年代中后期,到底把我们45分钟的课堂,留给学生多长时间,后来随着我们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仅仅归还时间是不够的。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我们一个生物老师为我讲,过去他讲鱼鳍的作用,讲起来非常简单,学生记起来非常快,用不了几分钟时间,学生就背过了,记住了。可是这位老师发现,要用到这些知识,要考试的时候,学生常常把不同鱼鳍的作用用错了,这是因为老师硬塞给了学生知识。后来他用了实践化教学,把鱼放在鱼缸里。将鱼的不同鱼鳍的作用,表现在鱼缸里。学生以后在复习的时候,不用再刻意的去复习,在他的脑海里有一个场面的支持。去年我去听小学一年级,新课改后的语文课,老师用的小池塘这篇课文(小池塘课文原文第一段)。老师朗诵完毕,就用投影机向学生展示了图片。老师问学生,学生回答小池塘,芦苇,象睫毛。答案是象虫子。老师又让朗诵第二段(朗诵第二段,略)。朗诵完毕后,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太阳,白云倒影池塘的情形,另一幅,月牙、星星倒影在池塘里的情景。老师做了提示,学生答出了老师希望的答案。这次课做的非常好。评课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老感觉这堂课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不是只让学生来认证课文,在这次评课会上,我对这些老师讲了,我听过的另一堂语文课,有一位老师,他给初中学生上一堂难忘的泼水节。由于条件的原因,这个农村学生没有录像机,老师带了录像带,没有办法反映。当这位老师讲到周总理出现的情景,全场欢迎的场面时,老师提出这个场面真是美极了,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老师带了录像带。你们是否想看。同学们提出想看。老师说,这盘录像带只能闭上眼睛用心看。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激情的表述了美妙的情境。每一个学生的大脑在思想,在构件,象出现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一样,每位学生在脑海里构造的画面也是不同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在思考,在构建,而这个思维的过程,恰恰是我们语文课所强调的。恰恰是我们想着力培养的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最后构建出来,老师又让学生描绘,他看到的幻同的画面,既发挥了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我们感觉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这是智育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今年上一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到我们一个初中学校去听了一个班级的6节课,从第一节到下午第二节,我的想法是了解一天学生活动的量。但是这六节课,听完后,我们又搞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项目,看学生喜欢哪一堂课,哪一教学方法。在我们收回的73份问卷中,有43名学生喜欢历史课,老师把男女学生分成两个团队,分组计分的办法。老师规定,男女学生各一团队,回答一个问题不论对错,均得一分。看哪一团队能够得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学生最喜欢历史课,在听课的第三天,我们对其中4堂课进行了测试,我们发现语文测试的结果是平均78.6分。几何平均分81.75分,英语平均71.42分,而学生最喜欢的历史课平均分是56.3分。是否我们在命题上有问题,是否我们把历史课,课时的题目命的太难了。我们看一下测试的题目。北伐战争主要对象,北伐战争中天津的部队是哪部队,提出“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人”的口号是谁。讲的是北伐战争你应该知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而且是概括列举,是主要原因。当然不是我们的题目太难,而是非常简单。而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最喜欢的课成为我们成绩最差的一门课。我们对六节课的课堂进行了分析。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情况,我们发现这6节课有89个问题环节。每一个教学环节平均时间是112秒,教师讲课时间,占了45分钟,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只有30分钟。
    这样一个各种教学形式占等时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与教学改革重复的积累,和我们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打破了过去那种满堂贯的,老师独白讲授的状态。学生自主的活动时间,现在比例有非常大的变化,但是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些课堂上,假问题充斥了课堂。我曾经看到王丽在一本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一个小学老师给学生讲刘胡兰,他问了问题。他提出,同学们,大家知道吗?刘胡兰的故乡在何处。有的学生答在革命根据地,陕北,延安。老师提出,不管在何处,是何处根据地。后来老师提出,知道当时对狗腿子提出的,只要提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就给100元钱,知道是什么钱吗?同学们做了各式各样的回答,老师最后提出,不管是什么钱,反正比现在的钱更值钱。历史课上教师提问的部分内容根本不是课堂上应该讨论的问题。
    这些事实上是口头测验,是打发课堂时间。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优秀教学的本质在于那些组织得恰当的问题。由于假问题占去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占据了真正的问题时间。历史课问了17个问题,提问了23个学生,但是其中的教学重点如“北伐战争的过程”,老师也试图提出了,但却都没有解决好。第一个问题,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结果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不充分,都低头不语,教师只好降低要求,变成了“有感情地读一下课文也可以”。第二个问题,学生已经进入状态,而且很有见解,但教师却不想展开,草草收场。在时间安排上,第一个问题,表面上看是用去4分钟,但去掉僵持的时间,学生读书只用了2分钟,第二个问题,学生也不过用了3分半钟时间,还包括了教师的点拨。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它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学生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紧缺,美国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其他国家,中国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这是一个笑话,说明我们的课堂,我们到底归还给学生思维的时间是多少,我们在背课的时候,是否研究过,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这是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的。
    有些人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好的,大学教育赶不上美国。但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扎实的。我认为这应该看我们对基础如何认识,如果只将基础定位在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上,这是不够的。基本的思维的能力是我们智力的核心,我们常常在这一点上忽略了。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上的是10以内的乘法,我们4年级学分数、小数,可是他们还在学10以内的乘法。我们能说他们基本能力训练差吗?他们国家3—9倍的学生做什么题目。请列举出4件你无法对其进行拍摄的事物。请列举出一棵树和一辆轿车的四个相同之处。假设你看到一个男人在公园里看报纸,他把报纸拿倒了,请列举出三种可能的原因。而我们却是在用难度为代价,而牺牲我们思维能力的培养。我把大使馆一位工作人员的孩子的一个星期家庭作业归拢一下,这其中大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业。初二学生一个星期的课程表,在5×6=30课中,表演艺术一节,工艺设计一节,戏剧或者舞蹈一节,音乐1节,艺术课占了1/5。我到洛杉矶,遇到了他们一节戏剧课,老师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情节,在全班表演,我们去听课时,一个女学生自己创造了一个情节。她向全班推销咖啡杯。她提出茶杯质量非常好,划纹非常精美。她发现同学们没有反映。她又转移话题,不幸的是这个杯子是我的小猫喝水的杯子,小猫不久前死掉了,我希望同学们马上把它买过去,使我以后不至于看到后再伤心。这样杯子就卖出了。

二、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新课标,是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原来我在四中,有一年扩大招生,高一的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没办法,就让这两个班的学生自学。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非常担心。可是卷子批出来的结果,让语文老师非常尴尬。这两个班的成绩,不仅基础知识不比平行班,而且阅读知识和作文比平行班还稍微好一点。因为这两个班的学习压力大一些。
    后来我到了一中,有的同学毕业后给校友介绍学习方法,提出了语文老师在课堂训练的题,高考的时候没有用。语文老师就将这个消息讲给了全站的19位老师听。老师们听后,都没有吭声,大家确实被这封信刺中了。大家都承认这个同学讲的有道理。就在这一年寒假,期末考试,我就让我的儿子和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考试。卷子就混在高三的卷子里阅读。我的侄女考了85分,儿子考了82分,他们的分数都远远高于平均分。显然体验是很重要的,老师做的习题并没有起到大的作用。我的两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读了一些名著。所以他们有较好的语文基础。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读不同的书,如果错过了,就不能找回应有的读书效果。举个例子:我们通过长时间的思维训练,形成了严密的推理习惯。我们用这种习惯去看卡通片是不行的,我们对于卡通片的接触能力与孩子的接触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看了一段卡通片,我们的理解能力就不如孩子。我们在认知的年龄应该在不同的年龄段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认知过程。我们当时把6节语文课拿出4节给学生,到语文自修室根据老师制定的计划读书,2节课学完教材。后来我们搞了自修楼,甚至外语课也有了学生的自修室。我们学校的语文成绩,从这些学生开始在全市、省遥遥领先。我到美国一个小学去听课,我发现学生教室也办了一而墙报,每个学生贴了自己的作品,用的稿纸是统一印制的。在这份稿纸的上方,有三行英文。他告诫学生重要的是阅读理解,而不是拼写和标点。所以这个过程归还给学生非常重要。
    我们的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奴隶。比如《历史》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在过去老师将结果告诉给学生,现在却让学生思考。提供给了学生日本的平面图,又提供给了长安城当时的平面图。让学生是思考。后又提供了几张图盘,向学生讲述了其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供奉在日本的鉴真像。大雁塔是保存佛经,佛经是哪里来的。还有发觉与唐代长安城底下的阿拉伯的人影和黑人陶俑。再比如《历史》西汉与西域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图表,没有告诉学生答案。从输出和输入两个角度列了图表。学生在看图表的过程中,就思考,输出和输入都是什么。通过比较,他发现输入的都是农产品,而我们当时输出的都是一些技术,或者说在较高的生产力的水平下作出的产品,甚至在当时是一些高新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向过程要方法,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6、7的时候,学6,老师交给你一个方法,狗尾巴。不管你是见过狗的,还是没有见过狗的,一律用狗尾巴记忆6。学7都是小镰刀,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让学生这样记忆。这是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我在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把6、7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记忆方法。有的学生用符号,用小梯子和房子,有的设计出了蝴蝶结和电视机,到学习7的时候,他们巧妙添加,有的汉字增加了笔划,蝴蝶结编成了风车等等。每个学生学习6、7的方法,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都是学生自己在思维水平上的学习方法。

    三、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我们常常看到军营里,我们的战士在训练,天天喊“一、二、一,可是有哪个部队拉到战场上的时候,是喊着这个口号上阵的呢。但是如果我们的战士依然在操场上喊着一二一,指战员告诉我们,一二一的号子,战场上不需要,但是通过这种训练,训练出来的这种作风却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
    98年,我到南师附中,有个老师告诉我,他教化学,平均分93分。送走这些学生,他到日本留学,他回来后,全班有43名学生来看老师。老师心生一计,让这些学生重新做当年高考卷子。但是这些学生平均分是16分。证明知识并不代表素质,知识并不代表能力。
    我记起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什么叫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的全部知识都全部忘了以后,所剩下的才是素质。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提出,我们应该让7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一天都来问他的老师,今天你教给我们的这些,我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用。作为我们的老师在背课的时候,我们教的是教材,但是我们要让学生得到的是什么呢!一年我到初中学校,学校刚考完试,校园里,教室里到底是撕毁的教材,特别是历史和政治,我满以为历史和政治课是学生喜欢的课,老师和校长告诉我,学生太厌倦这些课。学生考完试后,把书都撕毁了。他们考的题目,比如初一政治课,什么叫品质,友情的特点是什么。历史课要求辨别康熙和乾隆在位的不同时间。我们在教学中确实教了这样一些知识,但是我们最终要求学生留在脑海里的不是这些东西。什么叫品质,我们长时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质,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提出品质的定义来。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我们全班学生提出,什么叫嘴唇,我们提出暴露在牙齿的外面能够活动的两片红肉。可是我们把这样的问题拿出来,有什么必要,我们为何让学生提出友情的三个特点。这个年龄段是形成学生判别、区分能力的对比关键时期,对于一个初一的学生来说,面对全班学生迟到了,老师批评了,在他看到是了不起的错误。但是在路上要了比他小的学生2元钱,在他看来是小事一桩,他认为他爸爸一次给他200元,就2元钱有何了不起。所以我们就把政治课改成了优秀学生标准的制定,用2个月的时间,来研究这个标准。让学生在讨论、制定的过程中明白为何迟到一次扣一分,而拦路要弱小学生的钱财是不能原谅的。我们从教材变成用教材教,最终给学生提供什么,这是我们老师在背课的时候,特别应该关注的。有位数学老师告诉我,数学中,用了很大的力气和时间,交给学生函数,事实上有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函数的基本知识。但是我们最终让学生收获的并不一定是让他们知道函数的知识,我们要让学生得到变量的思想。有些人没有学过函数,经过生活的挫折,最终学到了变量的思想,但是这种变量,是不完整的。
    一次我去听初一的一堂数学课,初一下学期就学一元一次方程,老师发现了这样两个问题,根本不用方程,用算术就可以解决的。象这样的一些题目,是不需要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的,小学四、五年级就可以解决的。老师一看太简单,就补充了方程的概念,方程的检验,补充了这些内容。看起来课堂充实了,但是没有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那一层面。为何从一元一次方程过渡到今天这个题目,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过去的教材是一元一次方程,而现在是从课程到方程。经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重要的是道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这是这决课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让你把这两个题目解出来就可以了。事实上编教材的老师是以降低这个题目的难度为前提,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道理的问题。即建模的问题。这才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的问题。教的是教材,但是我们打造的目标,应该是我们课程应该打造的目标。我们应该是寻求主要的数学关系,而不是解决方程的结果。

    四、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在学校工作,大家清楚,常常有两位老师,一位老师特别兢兢业业,对学生特别认真,特别负责任,常常上课提前,下课拖堂,成绩也不错。但是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负担越重。但是常常发现另一类老师,他们与学生关系特别好,看起来不是特别卖力气,评劳动模范常常没有他们的份。但是遇到大的考试的时候,这些老师常常报冷门,常常有出乎我们意料的知识。能不能把旧的知识作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这是一种技巧。一次我去听一堂课,《春天》,课前老师让学生描述自己眼里的春天,一个小女孩说出了一大串,我感觉非常吃惊。下课,我找到这个小女孩,提出她如何谈的这样好。她翻出了作文选,对我讲,都在这上面,老师给他们划出来了,有描写各种各样的事物的。我在想,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学生接触的事物越多,学生的压力越大,他就不能够更好学习。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描绘的方法,描绘春天,秋天,是因形状、色彩、声音、味道来描绘的。你感到了什么,就把他真实的写出来,这就是春天。而不是背诵一些从别人那里拿来的句子。我们能否把这些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这是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重要根据。

    五、课程目标,从平面到立体。

    过去毫无疑问,我们教学大纲规定了,我们教给学生知识,80年代又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现在提出,除了这个,我们该有非常重要的,把学生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我们最终要陶冶学生的情感,态度,形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从一维目标到立体三维目标。
    去年我去广州听了一堂美术课,过去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画画,逼真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美术课,不同了。一年级的小学生画了海底世界,我问他,他提出,中间是大象鱼,有一天大象鱼在街上碰到了狮子鱼。狮子鱼对大象鱼说,你要生孩子了。大象鱼提出,你要生孩子,你看我都生了。狮子鱼不相信。大象鱼就指了后面的小象鱼给狮子鱼看。后面的小丑鱼眼睛向上翻,美人鱼看到后说,不要乱翻眼睛,我在盯着你呢。我都生孩子了。大家看了美人鱼,她的怀里抱着孩子。这其中事实上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
    有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讲的是20以内的加法,讲了一个画面,在公园里卖气球,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气球。过去我们在教材中给学生标了一种方法,9+()=15,15-()=9。但新教材没有这样做。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这个问题后,他就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考虑用什么方法来解释个问题。5分钟的时间,同学们用自己的不同方式到黑板上表述自己的思维成果。我发现学生想出了,十几种接近20种方法,来解决15-9这个退位减法问题。到此时,通常情况下,老师与学生分析怎样做才好。但是老师却继续让学生起来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学生们纷纷站起来,提出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他喜欢这种方法。我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原来在黑板上写了一种方法,后来他又慢慢的喜欢上了其他的方法。讨论后,老师没有表态,他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后面的练习。评课的时候,有些老师提出,课上到这个程度,有好多方法都摆在同学面前,你为何不向学生表明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哪种方法是最科学、最简便的方法。这就牵扯到,我们把哪一种教学方式用在第一的问题。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可以明白哪一种方法最好。甚至有些学生在说出哪一种方法最好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别的同学的方法。如果各种方法摆在黑板上,老师只是肯定一种方法,而否定其他方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们的老师一次次浇灭这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这样的情况给学生独立思维水平的提高是大大不利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应该是我们课程改革第一位的目标。
    在另一堂课上,这位老师安排了两个提问。一个提问,他问学生,面对着摄影机,你们大家紧张吗?同学们纷纷提出不紧张。老师看旁边有一女孩没有吭声,问她你紧张吗?小女孩提出我还真有点紧张。老师表扬了这个女孩,理由是女孩说了真话。其他同学发现老师并不是以是否紧张来评价他们,这时,就冒出了大批的紧张分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老师一一肯定了所有的学生。理由是说真话。老师问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摄影机摄出的像做什么。全班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各不相同。老师肯定了所有的回答,理由是心里是如何想的,就怎么说。课前两个问题占据了5分多钟。有些老师对此提出了严重的置疑,认为没有必要占5分半钟的时间,来挑起课堂气氛。
    下面看一下老师教学中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一题目让学生读图,编图。按照传统的教材编法,两个答案。山上有7个学生,山下有4个学生,7+4=11,翻过来,4+7也是11。可是在这样一堂数学课上,有老师课前两问的情感支持。学生编出了近20个答案。同学们不仅关注问题,而且还关注男学生,女学生,背书包的及不背书包的学生。编出了20个情况。非常遗憾的是,我把读图编图,在很多场合,上我们的老师、校长编,其中有两次在国家级的小学数学老师的读图班上,非常遗憾,这些场合编的综合,也没有我们这些学生这堂课上编的一半多。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情感的支持。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没有负担。所以情感、态度,这样一个课程目标的实现,就有可能来扶助我们为实现我们知识和能力这一目标提供贡献。在新的目标下,我们考虑补课与补预习的区别。现在补预习除了补知识外,还有一个情感和态度的问题。比如,我的一个学生在小学做校长,他发现有学生听课不认真,学习不用功,他把这样的学生定期安置在其他的班级里做访问学者。而这些学生到其他班里学生态度非常认真,原因是他是代表自己的班级体到了另外一环境。在这样一种课程目标下,我们想到了教育管理。我感觉我们有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我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靠我们的老师去影响。老师的情感、态度,老师在校园里的幸福感,对实现我们新的课程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顾客第二》。美国一旅游公司,老总豪尔,他发现公司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顾客身上。公司的管理把全部的热诚都倾注到顾客的身上,而忘记了实现顾客第一,实现顾客至上这个宗旨的是靠员工,他们忽略了员工的情感、发展。所以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宗旨。所以豪尔到公司后,调整战略,尽管宗旨是顾客第一,但是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员工放在第一。所以提出了顾客第二的概念,从此改善了员工的生存状态,员工的工作热情。使这个公司在几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旅行社,成为全国第三位大的旅游公司。我们想到了对老师的管理,学生是主体,是中心,但是我们靠什么来实现这一点,还是靠老师。所以我们必须把老师放在校长关注的第一位。应当说在西方国家,我感觉他们将学校作为家的加快塑造出来。洛杉矶一个初中,图书馆的墙上贴了大量的学生照片,我问他。他提出,图书馆是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学生来到图书馆,常常带来他们自己喜欢的照片。老师把照片挂在墙上,一年又一年,放在墙上,积聚起来,成为这个学校的一种文化。我大英国的国际工学,这所学校在英国43位首相中,培养了17位。他的目标就是培养领袖级人物。这个学校有一个大房子的管理模式,大房子里住着50名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让我们惊讶的是在房子里住着老师,老师的全家就住在大房子里,家庭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大房子里,还有学生活动的场所,每位学生有自己的房子。正是这样一种家一样的管理办法,使里的学生特别有凝聚力、亲和力。老师每星期得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到老师家去共同吃饭、聊天。这对学生形成一种亲和力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目前,我们的目标变了,但是各项管理制度还没有改变。我们的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制度的变化是我们改革健康发展的保障。

六、解决问题与创设问题情境。

    过去,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给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当我们解决了全部问题,我们就说这是一堂优质课。可是现在,当我们的学生走出课堂、学校,每一个人都没有问题了,我们的民族如何创新。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创设新的问题行径。
    有一位老师曾经提出如何将三角形的计算方法转换成问题行径。我们的学生在球体上划三角形,学生们真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真的是180度,而且随着三角形的变化,三角形的内角和真的有变化规律。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能否将这些问题行径解决好。提出问题:如果将长方形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他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你将来是否有兴趣去探索他?
    现在讲最后一个问题:没有抽象的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大家都知道,一位名人给教授的一封信中提出: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的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我们应该如何考虑在不损害力气的情况下,让孩子力所能及呢。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事实上在国外,还是非常重视这一点,比如在英国的一所学校里,针对好动的学生,搞了一个学习角,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态度。我们有些学校往往不允许把学生放在一边,我们以为是轻视学生。我认为这主要是老师对在一边的学生是什么态度。再一个尊重学生年龄的特点。比如三岁儿子眼中的父亲,提出爸爸好伟大,什么都知道。认识1、2,连4都会写。但是三、四十岁的其他提出,爸爸太迂腐了。六十岁的孩子提出,我爸爸太了不起了。但是我们的教材并没有用到这些,比如小学教材第21课教材,《小八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我们让他理解什么是小八路,孩子也许会问是否有小六、七路。他还会问,打仗好玩吗。再比如《王二小》,一个6、7岁的孩子,什么是扫荡,谁是敌人,我们太功利了。6、7岁的孩子,我们想把他培养成抗日的英雄,如何可能。我比较喜欢比较贴近孩子的,比如台湾的教材第一课,《天亮了》。第二课《上课了》。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写字。象这些贴近学生,有些词语不断重现,对我们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录音整理稿)
编辑:冯伟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繁峙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繁峙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