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当课堂变成讲坛

当课堂变成讲坛

2015年11月04日 00:00:00 访问量:171
□ 朱雪瑜

中学数学有抽象、严密等特点,如何才能让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爱上数学呢?我盼望学生兴趣盎然地在数学世界中遨游,我喜欢看到学生眼睛里闪烁着“我愿意学习”的光芒。因此,让数学内在的力量唤醒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是我的教学追求。

邀请学生上台论道

一次数学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一道难度较大的几何题。按照惯例,我叙述完已知条件和求证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会儿,正准备慢慢引导学生按照预设的思路展开分析时,一只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老师,我好像会做了……”

举手的是平时很内向且成绩平平的学生小望。看到他的神情,我立刻明白了他内心的纠结:有想到解题思路的惊喜,有想表现自己的欲望,还有害怕说错被取笑的担忧。我没有犹豫,立即热情地说:“太好了!但这道题比较复杂,你上讲台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好吗?”

此时,全班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不相信我要将讲台让给这样一个学生。小望经不住我一再邀请,不得不上了讲台,效果却是非常好,至今我还记得他回到座位后那异常兴奋的眼神。我相信,因为这一次的上台展示,小望一定会爱上数学这个学科,所有的困难都会因为拥有“我愿意去做”的信念而迎刃而解。

从那时起,我开始在课堂上主动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将讲台让给学生,对教师而言是举手之劳;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难得的成功体验,是走向“我愿意学数学”的第一步。

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对基础薄弱的潜能生给予更多的关照,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慢慢成长、慢慢展现自己。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交流、展示、表达的平台,将讲台交给学生。

化整为零构建分讲坛

40分钟的课堂,能有多少人发言?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怎么办?课堂时间不够用,学生觉得还没轮到自己就下课了,甚至有学生还会主动要求:“老师,拖一会儿堂吧,我们还没讲自己的想法呢!”

于是,我开始在班内以数学成绩、性格爱好、性别地域等因素为标准,建设实力均等的四人小组,将其称为“分讲坛”。自此,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拉开序幕,化整为零的分讲坛也开始启动。

通过分讲坛的合作学习、展示,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信,学习热情被完全点燃了。之后,我尝试负责人两周一轮流制度,让所有学生开始涉足管理,既能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一次,我点名让某个学生发言,但其他学生抗议了——“老师,不公平,为什么叫他们组不叫我们组,我们组也会……”我知道,这种积极性需要保护,分讲坛抽签制应运而生。

课堂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的激情演绎,但是,更多时候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度思考、冷静思辨。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关注那些不善发言、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为了让课堂中热情与冷静并存,我又制定了加分方案——优等生发言加分少,潜能生发言加分多。这种分级加分方式确保了组内交流的真正有效,优等生对本组潜能生的全力扶助是双赢的举措。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图形规律探索”一课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个题目:“用围棋子按下面的规律摆图形,到摆第n个图形时需要多少枚围棋子?”

本题依然采用“独立完成——互助讲解——班内展示”的流程进行,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因切入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猜想方法。学生在分论坛中已经汇总了三四种方法,随后带着分论坛的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最后,竟然汇聚了八九种思路,学生在交流中有许多收获与惊喜。

我决定将课堂分割成一个个讲坛,是为了那些做足准备摩拳擦掌的学生,也是为了那些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让学生在激情释放与冷静思辨中慢慢成长。讲坛中的争论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的求知欲异常强烈。

依据问题规划课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有一段时间,我常想,数学课堂上那些拥有奇思妙想的“怪才”,那些无意中与伟大数学家思维成果瞬间靠近的“奇才”,这样的学生也许不是题海战术的胜利者,却可能成为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锋。

课堂上,许多学生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吸引人,甚至让人着迷。然而,这种问题有时会偏离教师的课堂设计,应该如何处理?实践证明,如果漠视这些问题,一切按照教师的课堂预设进行教学,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采取了如下策略:课前先预设好框架,课上则顺着学生的问题具体规划课堂教学路线。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动力。我认为,每节课的问题基本有两类:一类是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的问题;另一类是围绕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为了辅助学生学习,提前设置的“好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在分讲坛内就能解决;不能解决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然后与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路。教师还要发现课堂生成资源的价值,将这些生成资源进行梳理和重组,引导学生在生成中深入学习、拓展视野。

课堂是一个大讲坛,合作小组是一个个分讲坛。每天,思维的成果都会在大讲坛与分讲坛中出现,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身边的人,数学课被一个个个性十足的学生演绎得拥有了生命的活力。

我相信,只要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生命,用数学内在的力量去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一定会快乐成长,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温暖,变得有活力。

编辑:网校客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繁峙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繁峙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