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课堂:从“知本”走向“能本”

课堂:从“知本”走向“能本”

2015年10月28日 00:00:00 访问量:120
□ 田思安

  “能本课堂”包含“一个目标、三个阶段、五个维度”。“一个目标”为能本发展;“三个阶段”为能本学习、能本实践、能本展示;“五个维度”即激内驱、引质疑、解困惑、促提升、重迁移。

  课堂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是与学校文化相通、相融的。山东省昌乐县育才双语学校提出的“能本教育”,立足课堂,坚持“教师能本构建、学生能本学习”的双向驱动机制,探索构建了独具品质的“135能本课堂”,让课堂从“知本”走向“能本”。能本课堂围绕学生“自主、自觉、自能”的成长品质,引导学生“生成、生态、生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不断进行有效思考、深层思考,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智慧发展、品格提升、生命成长,实现优质、高效、生态的课堂愿景。

  内涵解读

  “135能本课堂”包含“一个目标、三个阶段、五个维度”。“一个目标”为能本发展;“三个阶段”为能本学习、能本实践、能本展示;“五个维度”即激内驱、引质疑、解困惑、促提升、重迁移。

  能本是指一切以人的本能、自觉为出发点,在潜能释放、价值实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状态与素养。能本课堂正是基于学校能本文化而提出的,这一文化决定了课堂立足学生“自主自觉的行为追求,自信自强的状态追求,价值实现的生命追求”。

  能本课堂的构建基于“三生”愿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定位下,课堂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积极追求课堂的生成性;以自主、合作、互助为基础的课堂活动方式,以小组捆绑为基础的组织形式,积极追求课堂生态化;以成为“社会人”为价值诉求,坚持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追求课堂生活化。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是师生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情感交流、人格完善、知识升华,达到思想共融的场所。因此,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师生课堂行为的“同步”。能本课堂坚持“教师学生双向驱动”,追求教师能本构建、学生能本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与实际效果的一致。

  实施流程

  能本课堂以小组合作为课堂组织形式,以捆绑式评价为评价机制,以教师开发的“学本”(预学案、导学案、检测案)为依托,坚持“N+1”个学生的教师观。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参与学生的自主预习、合作学习、团队展示,具体操作流程为:

  课前,学生利用预习案自主预习,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生个体性最近发展区;上课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把握学生群体性最近发展区,并引发质疑,使学生能够针对预习情况,发现自己、初步完善自己。

  教师利用导学案,结合在梳理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堂目标,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助交流;这其中,教师走入小组,通过个体性、群体性点拨引导、共同释疑,促使学生针对学习发展目标实现二次发现与二次完善。

  教师下发检测案,让学生经历独立完成、小组互评、成果展示等步骤;教师则通过贯穿课堂始终的捆绑式评价,引导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保障机制

  “学本”编制。每个学期初,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预学案、导学案、检测案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预学案——引发质疑、盘活内驱;导学案——提炼方法、培养情感;检测案——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定位,使“教材”真正变为“学材”。

  德育目标构建。为真正落实全面育人理念,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品行发展的需求,结合学科教材特点,选取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德育渗透与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品行发展,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教师对每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挖掘与梳理,设计教育目标,增添、设置相应的活动情境,完成对教育目标的二度开发,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品行发展的高效平台。

  岗位目标引领。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构建的成效,学校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化引领。学校建立了以“课堂教学法、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读书学习、个人专长、教学基本功、管理能力、捆绑式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岗位专业成长规划目标机制,不断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能本课堂的成功构建提供坚实平台。

  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而有序,发言积极而深刻。只有课堂教学能够尊重人性、尊重生命,引而有方、爱而有度、导而有法,学校的每一个生命才会拥有深度、宽度、高度和亮度。

编辑:网校客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繁峙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繁峙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