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改论坛 > 教学评一致成就高品质课程

教学评一致成就高品质课程

2018年07月01日 00:00:00 访问量:202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课程越来越丰富,课堂越来越灵动。然而,课程品质却令人担忧。

    这不是杞人忧天。某名校谈起学校课程建设总是极言课程之丰富和课程之可选择性,问及学校开发课程的依据以及课程结构时,他们无言以对。听该校数学课《行程问题》时,教师设计了追及情境,让学生模拟追及问题。教师把精力放在了为学生设计精美服饰、丰富台词和表演动作上,结果观看的学生笑得前仰后合,表演的学生越来越起劲,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表演上,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真正的数学问题……这不过是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极为平常的一幕:课程丰富之下是渣状,课堂热闹之后是平庸。

    为什么改革热情没有带来期待的改革成效?学校煞费苦心开发的课程,因为没有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没有科学的结构作支撑,导致无效课程泛滥;课堂设计要么以知识为中心,要么以活动为中心,偏离了学科核心素养,导致课堂学习无深度,更无法启迪智慧;评价设计泛化,对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模糊、标准不清,评价工具不科学,无法发挥评价对核心素养落地的促进作用。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学生的假学习、盲目学习。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学、评一致。

    第一,从参与人员看,教师、学生、评价人员要一致,都要研究核心素养。

    教师要内化核心素养理念并转化为合理的教学行为,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学生也要了解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与自己的人生规划、个性成长联系起来,参与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参与相关学习活动。评价人员更要研究核心素养,教研部门要研发能评价核心素养的工具,开展评价核心素养的活动。

    核心素养的落地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学生、评价人员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所有课程参与人员都必须是核心素养的通晓者,哪一环缺失都会阻碍核心素养落地。

    第二,从课程要素看,课程、课堂、评价要一致,都要基于核心素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必须让核心素养成为课程的起点和归宿。学校必须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改造,使国家课程适合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而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中产生的创造性,才是最有价值的核心素养。

    关于校本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对学校资源进行挖掘、提炼、梳理、整合,指向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才有效。学校还应该开发跨界的主题课程,以核心素养为依据进行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课堂研究要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备课要研究核心素养落地的方式方法,目标制定要体现核心素养的认知、内化、实践与生成过程,课堂活动也要根据核心素养设计。

    评价是核心素养落地的保障,将评价前置,逆向设计教学过程是提升课程品质的重要策略。

    第三,从课程实施看,任务、情境、探究要一致,都要指向核心素养。

    一节好课,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三个要素不可或缺。有了任务学生才有探究的内驱力,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走向自主构建核心素养的轨道。

    高品质的情境体验才是高品质的学习过程,情境创设要打通生活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教师不能“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

    真实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科本质,并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核心素养。真实探究一定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凸显对信息的获取梳理、分析处理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建构。

    任务、情境、探究都指向核心素养才能实现任务、情境和探究的一致,任务设计有针对性、情境创设更有效、探究真实有深度,学生的学习才会有逻辑、有结构、有效率,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

编辑:网校客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繁峙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繁峙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