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参加全省历史教学研讨会所得——赵瑞坤

参加全省历史教学研讨会所得——赵瑞坤

2014年11月28日 00:00:00 访问量:340

  20141114日—16日,我作为山西省历史学会的一名理事和我县七名中学历史老师共同参加了全省历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由山西省历史教育学会与山西省洪洞一中共同举办。

会上,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教授作了学术报告,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讲了示范课并作了专题讲座,2014年全国历史课堂教学大赛山西获奖课也进行了展示,会议传达了2014全国历史年会精神(考试信息),并对优质课及优秀论文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参加这次研讨活动我感觉收获很大,回来后,我把会议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我县同仁们共同分享。

一、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梳理如下:

(一)初中历史课标的修订思路

1、修订课标工作的总体原则

(1)   坚持德育为先

(2)   坚持全面发展

(3)   坚持能力为重

(4)   坚持以人为本

(5)   坚持与时俱进

2、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实验稿中过难、过偏的内容,降低难度。如中国现代史部分:增加了雷锋、08年奥运会。减了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法》、1954年宪法、国企改革、《民法通则》、《刑法》、万隆会议、“亚太经合组织” 、计算机网络技术、“863计划” 、杂交水稻、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如世界古代史部分:增加了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早期大学、《查士丁尼法典》。减了南方古猿、  三大人种、该亚与俄瑞斯特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布尼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  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等古典文学、阿基米德、麦家清真寺、巴黎圣母院。

3、在编排形式上将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以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更易于教师的教学。

4、新初中课标的取向

(1)    强调思想性

(2)    注重基础性

(3)    突出以学生为本

(4)    注重学会学习

(5)    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二)高中历史课标的修订思路

修订后的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学的内容,从初中的“点——线”结合,发展到“点——面——线”的结合。在内容的编排方式上,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体例形式,以加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认识。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要比初中的课程内容有适当的扩展和加深,并相对集中于一些重大的史事,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二、关于“有效教学”

全国新课程实施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但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被列入国家的战略教育主题。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

有效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课堂有效教学有没有共同的要素、程序和步骤?讲授、指导、设问、调控(管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行为,不管是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它们。所以,如何保证这些行为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有效教学——先学后教的典型个案: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改革,这些改革的实施模式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却有个共同特点:“先学后教”。其中,在初中阶段,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影响最大,这些学校起步早,力度大,原有基础薄弱,但成效显著,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在小学阶段,福建省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参与面广,持续时间久,影响较大。

三、关于历史课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许多传统教学方式是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即便在今天的新课程理念下,不少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新一轮历史课改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并非完全反传统,坚定遵循和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尤其是提到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我们一定要细细领会其内涵,要继承过去好的传统,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融入创新课型中,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最古老的“讲授法”,就历史教学而言,仍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果说课堂上的讨论、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的话,那么,好的讲授引起的师生心灵的碰撞则是课堂教学中的“精神互动”“心理互动”。当然,继承、借鉴代替不了创新。创新是历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和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讲授法”要改革,要研究它与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的关系,要研究怎样讲得更有启发性,怎样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怎样实现真正的“精神互动”,仍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另外,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有赖于历史教师内在素质创新。现代教育需要的是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特色型“四合一”的新型教师。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不断学习,如端正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方面;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实现由“传承型”向“智能创新型”转变,由单一的“历史型”向通晓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的“综合型”转变;还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语言修养等等,从而使自己的内在素质不断创新。  

编辑:网校客服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繁峙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繁峙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