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年11月15日 09:57:27 访问量:833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软件是一款优秀的动态几何软件,用几何画板可以呈现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它功能强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考改促课改”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现我就对山西省中考试题和2021年山西省中考模拟试题中部分试题,利用几何画板突破学生思维难点简单来说一下。
一:几何画板在综合与探究中的应用
1.(山西2021省适应性23题)综合与探究: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W1yax2+bx+3a0)的顶点为A,与y轴交于点D,与x轴交于点B30),C(﹣10).PW1上的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0m3),过点P作直线lx轴。
1)求抛物线W1的函数表达式及点AD的坐标;
2)如图2,连接BD,直线l交直线BD于点M,连接OPBD于点N,求PM的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及 的最大值;
(3)在点P运动过程中,将抛物线W1沿直线l对称得到拋物线W2W2y轴交于点EFW2上一点,试探究是否存在点P,使△DEF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2
 此题的难点在于第三问,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以抛物线的翻折为载体,加大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出抛物线W1沿直线l对称得到拋物线W2函数图像,拖动P点观察,可以发现由于W1W2关于直线l对称,W1W2开口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对称轴都是直线x=1,从而可设它的函数解析式为y=x-12+k.由点E和点D关于直线l对称,可求得点E的坐标为(0-2m2+4m+3,把点E的坐标代入W2,得到W2的函数解析式。后续求点P的问题就转化为常规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的思路了。
 从第三问来看,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就是要注意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的纵向整合。“跨学科整合”这是山西省中考命题落实核心素养在考试评价中落地的“四大手段”之一。
2.2014山西中考)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23),抛物线W经过OAC三点,D是抛物线W的顶点.
1)求抛物线W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将抛物线WOABC一起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m0m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W′O′A′B′C′,在向下平移的过程中,设O′A′B′C′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探究:当m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S取最大值时,设此时抛物线W′的顶点为F,若点Mx轴上的动点,点N时抛物线W′上的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和点N,使得以D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此题的第(2)问是由抛物线在平移的过程中产生的面积问题,是几何与代数知识间的综合题,体现了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解决这一问题先要研究运动过程中重叠部分的形状,从而确定重叠部分面积的表达式,然后通过对表达式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利用几何画板绘制上述函数图像的动画,拖动点M,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在平移的过程中重叠部分的图形始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接下来就会思考:如何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就会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分析、探究。在后续的练习中,学生就会把握好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向,解答起来不会感到困难。
3.2021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三23题改编)综合与探究:如图1,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出点A、B、C的坐标。
(2)如图2,点D为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D,以点D为直角顶点,BD为直角边,在x轴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DE,若点E在y轴上时,求点D坐标。
(3)若点D在线段AC上,点D由A到C运动的过程中,以点D为直角顶点,BD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DE,当抛物线的顶点C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DE的边上(包括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请直接写出顶点E的坐标。
 解第三小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一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E的顶点E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二是抛物线的顶点C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DE的边上(包括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需要分类讨论。由于上一问点E是在直角边BD的上方,学生很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画等腰直角三角形BDE时,点E画在BD的上方。当题中条件“若点D在线段AC上”改为“若点D在射线AC上”时,就会造成丟解。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学生很容易看到“点D在线段AC上”和“点D在射线AC上”图形的区别,通过对比强化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几何画板在综合与实践中的应用
1. (2014山西中考)课程学习:正方形折纸中的数学.
动手操作:如图1,四边形ABCD是一张正方形纸片,先将正方形ABCD对折,使BC与AD重合,折痕为EF,把这个正方形展平,然后沿直线CG折叠,使B点落在EF上,对应点为B′.
数学思考:(1)求∠CB′F的度数;
(2)如图2,在图1的基础上,连接AB′,试判断∠B′AE与∠G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
(3)如图3,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先将正方形ABCD对折,使BC与AD重合,折痕为EF,把这个正方形展平,然后继续对折,使AB与DC重合,折痕为MN,再把这个正方形展平,设EF和MN相交于点O;
第二步:沿直线CG折叠,使B点落在EF上,对应点为B′,再沿直线AH折叠,使D点落在EF上,对应点为D′;
第三步:设CG、AH分别与MN相交于点P、Q,连接B′P、PD′、D′Q、QB′,试判断四边形B′PD′Q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折叠”问题主要是考查轴对称,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分析出在折叠过程中轴对称的性质。此题以课堂的折纸活动为背景,探究正方形纸片经过四次折叠后,判断所得四边形B′PD′Q的形状。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探究出前面两个问题在每一次折叠的过程中产生的图形性质,需要从众多繁杂的信息中加工提炼获得解决问题的条件。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几何画板绘制正方形的折叠动画,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强化学生的直观感知。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够突破折叠类问题的难点。
2.(2016山西中考22题)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菱形纸片的剪拼”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如图1,将一张菱形纸片ABCD
(∠BAD>90°)沿对角线AC剪开,得到△ABC和△ACD.
操作发现
(1)将图1中的△ACD以A为旋转中心, 逆时针方向旋角a,使 a=∠BAC , 得到如图2所示的,分别延长BC 和DC’交于点E,则四边形ACEC’的形状是       
(2)创新小组将图1中的△ACD以A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a,使a=2∠BAC,得到如图3所示的△AC’D,连接DB,C’C,得到四边形BCC’D,发现它是矩形.请你证明这个论; 
  
实践探究
3)缜密小组在创新小组发现结论的基础上,量得图3BC=13cmAC=10cm,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将△ACD沿着射线DB方向平移acm,得到△AC’’D,连接BD’CC’’,使四边形BCC’’D’恰好为正方形,求a的值.请你解答此问题;
4)请你参照以上操作,将图1中的在同一平面内进行一次平移,得到△A’C’D’,在图4中画出平移后构造出的新图形,标明字母,说明平移及构图方法,写出你发现的结论,不必证明.

本题以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为载体,以“菱形纸片的剪拼”为数学活动任务,通过图形的变化,让学生探究图形在旋转或平移过程中的特殊位置,分析在特殊位置下的图形性质,体验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经历图形的运动过程,图形的旋转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打开几何画板,制作菱形的旋转动画。操作演示菱形的旋转过程,学生容易直观感知图形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图形的位置变化、图形中形成的新的关系,加深了对旋转、平移等这些几何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放手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让课堂学习充满了动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山西省2021年考前适应性检测卷二22题)综合与实践
1)问题发现:如图1,△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DAE=90°,直线BD,CE交于点F,线段BD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2)类比探究:如图2,在△ABC和△ADE中,∠BAC=DAE=a,
ACB=AED=ß,直线BDCE交于点F。若AB=kAC,试判断线段BDCE的数量关系以及直线BDCE相交所成的较小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为(3,0),Ny轴上一动点,连接MN.将线段MN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P,连接NPOP.请直接写出线段OP长度的最小值及此时点N的坐标.
                                    
     图1         2          3            
本题的第三问是此题的重点也是难点,考查点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线段最值问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分析动点、定点,明确动点运动的轨迹,找出不变特征。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图3的动态图形,拖动N点,追踪点P的 运动轨迹,很容易发现图形在运动的过程中的不变特征——弦图结构,强化了学生的直观感知,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几何画板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几何画板引入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限,学生学习积极参与其中,“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a是负数吗?
刚升初一的学生虽然在小学里认识了负数,但这个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对负数的认识并不深刻。上了初中以后,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理解,真正实现思想的第一次飞跃。打开几何画板,在数轴上取一点,命名为﹣a,度量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拖动这个点,学生通过观察点在运动过程中﹣a表示数的变化,加深理解负数的意义。
2.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用几何画板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度量这个三角形中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功能,算出这三个角的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任意一个顶点——改变它的形状和大小,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但这三个内角的和始终是180°,让学生写出自己观察到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完成证明。其实在小学里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为什么还要这样不厌其烦的做呢?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是渗透了数学中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3.探究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拖动参数a,学生观察a值变化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深刻理解教材中“ a0时,抛物线 的开口向上,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小”这句话的含义。绘制二次函数的折叠动画,学生观察发现:把二次函数的图象沿着y轴折叠,y轴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由此得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任意取一点,度量这个点的横、纵坐标。拖动这个点,观察这个点的纵坐标随横坐标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写出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最值。
 利用几何画板探究教材中的内容还有很多,读者可以进行自行研究。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几何画板的强大功能,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观察、探究性学习,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真正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由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作者:王跃祖 繁峙二中数学教师兼班主任】



编辑:石海龙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繁峙县教育局召开校际教学观摹研讨会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教育信息资源网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繁峙频道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繁峙县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