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饱尝了教育的乐趣,每当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我就忘掉了所有的烦恼与委屈,犹如每次看到初升的太阳——愉快欢度每一天。然而,总有一点忘不掉的担心,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就是新时期对孩子的教育怎样负责?培养高分低能还是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觉得,现在一定要让孩子考第几名,那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是新时期教育的主流,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把教学成绩作为衡量班级好坏的唯一标准,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未免太过于片面。
曾经有一位女学生朗读一道数学应用题,结果错误连篇,老师鼓励她,启发她,在老师热切期待的目光下,第八次,小女孩终于正确流畅地把句子读了出来,全班同学为她鼓掌,掌声使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下课了,这小女孩当着几十名听课老师的面,动情地对老师说:“老师,我觉得您像我的妈妈,欢迎您再来我们班上课…….”这位学生尽管差,但是人性的教育挽回了孩子奋斗的激情。其实这样的情形何止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
夕阳下、操场上、田间小路,老师的苦口婆心、谆谆劝说,课间一遍又一遍的讲述,直至豁然开朗……老师真诚期待每个孩子,尤其是后进孩子对学习的喜爱!
在这种背景下,王校长提出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学生安全是底线的思想指导下,我对230班学生的品德和修养,情感和态度,行为和习惯,能力和方法,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进行了长远的规划和设计。首先七年级上半学期熟读弟子规百遍,让学生知礼仪、司礼仪提高品德修养;下半学期熟读三字经,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历史名人;八年级上半学期熟读孝敬,学会孝敬父母之道;下半学期熟读论语,学会孔子及弟子的治国之道,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班内的所有学生每周进行轮流演讲,谈安全、谈成绩、谈理想等,培养孩子想说、敢说的能力。
那些一味强调分数而忽略了能力,强调成绩而忽略了品德,这样的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尤其那些在学校里每次考试得满分的学生,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宠儿,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出到社会之后,他有可能适应不了瞬息万变的社会,有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最终被社会所淘汰。相反,那些在学校成绩不是非常理想却有着机灵调皮的学生,他们反而容易适应社会的需要,完全融入社会当中并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班主任的工作是细腻的,需要老师的细心、耐心和诚心。老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过错和不足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有伤学生名誉和自尊的事不做。我们要学会倾听、容纳和保护,特别是要有勇气承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为孩子的成长负责。
相信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孩子的明天负责!(郝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