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讲、精讲、多练”这句话耳熟能详,但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却普遍被忽视、误解甚至反对。反对者的态度很明确:我面对的全是差生,反复讲还讲不会,哪能少讲?岂能不讲?
这里,我结合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交流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少讲”绝不等于“不讲”
讲课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会不会讲课也是判断一个教师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如果课堂上不需要讲课,教师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所以咱肯定还得讲。
“少讲”,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要减少一些,偶尔也可能出现一节课教师完全不讲而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永远不讲,更不意味着遇到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的内容时教师仍然不讲。因此“少讲”不等于“不讲”。
第二,“少讲”指的是一次连续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
讲解的时间多长才算长,多短才算短呢?这个很难有明确的标准,因为它与学段、学科、课型、学情有关。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少讲”是相对于“满堂灌”而言的。如果一节课是“满堂灌”,那这节课就一定讲得过长了。而老师如果养成了“满堂灌”的习惯的话,堂堂如此,天天如此,那绝对是讲得太多了。
有的老师也许会想,我遇到的是很差很差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差,自主学习的能力又低,一道数学题都需要讲20多分钟,每考一次试,每道题都需要讲,考一次试两小时,讲一次卷需要三天,不讲学生能懂吗?不讲学生能会吗?不讲能行吗?
面对这种学情,老师不讲确实不行,老师讲得过少也确实不行,但是要注意,在一堂课的单位时间里,我们老师仍然需要少讲。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学情!
面对基础很差很差的学生,我们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教师在一堂课的单位时间里少讲一点,精讲一点,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练一些;另一种做法是,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满满地讲一堂课,把一大堆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
分别用以上这两种做法教学,学生到底能掌握多少?哪一种效果好呢?我认为显然是前者效果好。
我认为,一堂课上,老师讲1/3的时间、最多讲1/2的时间就可以了,这就是“少讲”。每堂课围绕着所讲的那一点内容,组织学生读、背、记、练,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这一点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一点实实在在的收获。这就是所说的“少讲、精讲、多练”。
老师讲的多了,学生会的就少了;老师讲得快了,学生学得就慢了。老师讲的少了,学生会的反而多了;老师讲得慢了,学生反而学得快了——这就是“少讲、精讲、多练”所蕴含的辩证法。
第三,“少讲”指的是一次连续讲解的内容不宜过多
一次连续讲解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次连续讲解的内容也不宜过多、过杂。如果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过多的话,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每一点内容大概率会讲解不到位、不透彻、不清晰。如果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的内容过杂的话,那么必然意味着所讲解内容的思维跳跃性过大,这对差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就要求老师要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要追求教学目标的集中性甚至单一性。只有教学目标集中了,单一了,一堂课上的讲解时间才能减少下来,讲解的质量才能追求精准,学生在课堂上才可能有时间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体会、感悟。
仗要一场一场地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生活中的这些道理与课堂教学的道理是相通的。
第四,“少讲”指的是一次讲解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
即便是面对很差很差的学生,教师在“少讲”的过程中依然需要注重启发式的讲解,要传授学生未知的知识,总结学生未知的规律,盯住学生思维的症结,启发学生做积极的思考,而不是简单、详细、全面地呈现现成的答案和结论。
这也就是说,讲一道难题前,我们老师要吃透学情,明白并认准对某些步骤、某些环节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还是点拨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切忌不要不分轻重、不分主次,整讲一节课;要给学生留下体会、感悟、整理笔记的时间。
第五,少讲有时也需要反复讲
“少讲”的核心要义是单位时间里连续讲解的时间少一点、讲解的内容集中一点,但是,这并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要多讲、反复讲。
比如课本上的某些经典例题、习题,它是最有价值的母题。对这些题,如果老师用五分钟时间讲了一遍后,学生还听不懂,那怎么办呢?那就再讲一遍。如果还是听不懂,怎么办呢?那就接着再讲。即便一堂课连续讲了八遍,这种情形下的“满堂灌”也是有价值的。这种情境下的“满堂灌”,本质上仍然符合“少讲、精讲”属性,就是因为它的教学内容少,教学目标集中。
如果老师把课堂教学设计得再巧妙一些——自己连续讲三遍,让学生复述三遍,让学生彼此再讲两遍,那么想想看,这样的课堂不正符合“少讲、精讲、多练”的高效课堂吗?
总而言之,“少讲、精讲、多练”的根本要求是在单位时间里老师连续讲解的时间要少一些,连续所讲的内容要集中一些,目的就是讲一点就让学生会一点,在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留下一点记忆、讨论、思考、训练的时间,让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得。在教学实践中,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满堂灌”正是导致所谓“差生”形成的重要原因,老师也不可能通过“满堂灌”的方式来改变“差生”。因此,要想改变“差生”,我们必须走“少讲、精讲、多练”之路。
作者简介:孙俊利,繁峙中学数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16年,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热爱教育工作。